广州3D地画的发展来源
发布时间:
浏览: 次 作者:粤江编辑
3D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,英文:3D Street Painting 国内译为:3D地画、3D街头绘画、街头地画、3D街头地画、街头立体画、三维街头地画、街头三维地画、城市立体画、城市三维立体画等。
原理编辑
重建立体感知
为了理解3D地绘的原理,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脑是如何产生深度知觉的。
一般来讲,深度知觉的线索可以分为两大类。一类是单眼线索(monocular cues),这类线索通过一只眼睛的视觉信息就可获得,而另一类则需要双眼的配合。
最常见的单眼线索就是线条透视以及物体的相对大小。学过美术的同学对这种透视一定不会陌生:本身平行的线条,由于视角的缘故,会呈现出近宽远窄的样子,最终交汇于远方的某一点。原本大小相近的物体(例如两个一样的杯子,或者身高相仿的人),在视野中看起来大的那一个就会被感知为离我们较近,较小的那个则会被认为离我们较远。当一个物体遮住另一个物体时,我们也会认为前面的那一个离我们更近,被遮住的那一个则离我们更远。
此外,色调和光影也会带来重要的空间信息。一般来讲,高光的部分会被知觉为离我们较近,阴影的部分则会被认为为离我们较远。阴影也可以帮助我们感知物体的形状、体积、纹理等特征。另外,由于空气散射的存在,当物体离我们较远的时候,它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都会下降,呈现出一
3D地画《古龙今韵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
种“雾蒙蒙”的样子。在很多3D电子游戏中,也会设置这样的“远距雾”(distance fog),以此来营造远景的感觉。
除了静态的信息之外,运动也会产生立体感。当我们处于运动状态时,较近的物体在视野中移动得较快,较远的物体则移动得较慢。例如,在坐车的时候,窗外的电线杆会一根根地快速闪过,远处的大楼则会慢慢挪动。
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,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单眼线索。这些线索的存在,使得我们即使闭上一只眼睛,也依然能感知到三维的世界。
除此之外,大脑在感知深度时,还会整合来自两只眼睛的信息,这类线索被称为双眼线索(binocular cues)。成年人两只眼睛之间约有6厘米的间隔,即使是来自同一光源的光线,它们在两眼视网膜上留下的投影也会存在细微差别。而大脑就会自动监测这样的差别,并据此做出深度判断。在观看较近的物体时,眼外肌也会帮助调整双眼,让视线汇聚到物体上,这时候,这种肌肉运动的信息也可以作为深度判断的依据。
骗过大脑的人造立体感
也许是由于深度感知的重要性,大脑对于各种线索的加工已经非常熟练,通过上面所说的种种线索,几乎一瞬间就可以建立起深度的感知。正是因为如此,大脑在立体感方面也很容易“受骗”,只要营造出恰好带有深度线索的视觉刺激,在平面上也可以产生种种逼真的3D效果。在各种视觉艺术中,都可以看到很多“欺骗”大脑产生立体感的技术,比如3D电影就借助偏光镜片人为地制造出了双眼视差,进而诱导出立体感。而绘画类的艺术作品则主要依赖单眼线索,通过各种技法表现和强化透视、光影等空间线索。
在这一点上,地绘和传统的绘画作品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。它的独特之处在于,作品不是正面悬挂于观赏者的眼前,而是“躺”在地面上,与观察者的视线存在一个角度。地绘艺术家会预先设计好一个位置,使得观察者站在这里观看时,图像恰好能在他们眼中形成理想的投影。此外,地绘作品还往往会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,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现实感,产生艺术与现实交融的奇妙体验。不过,一旦改变了观测角度,就不会有这样完美的立体效果了。
缘起
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问题,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,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步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标准之一,因此,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教堂壁画、天顶画、市政大厅、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极好的模拟场所。3D街头地画可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。所谓3D地画,顾名思义就是将画作展示于地上以求得立体的艺术效果,或直接以地面为载体进行绘画创作。3D地画,则将“艺术效果特殊化”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,它以室外地面为媒介,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,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,令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3D地画中的景物立体、细腻、逼真,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。
严格意义上的3D地画发源于国外,有着长达二十多年的历史,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。它秉承后现代绘画理念,诞生于西方大众文化的语境中,最初是西方先锋街头艺术家表达自我、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,它创作成本低廉,受场地限制程度低,发挥的自由度大,因此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些西方草根艺术家所钟爱的艺术形式;又因为它颇具娱乐精神与诙谐效果、易于与流行文化元素相关联,加之场地开放,创作与展示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,打破了民众与传统绘画艺术殿堂的隔阂感,因此很容易受到参观者的认同、喜爱与欢迎。近年来涌现出一些致力于3D街头地画创作的艺术家。如丹麦艺术家JulianBeever,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传入中国
2005年,国内首位3D地画艺术家齐兴华(Qi Xinghua)将3D地画艺术引入中国,他的首张3D地画《漩涡》(原名:与一个坑)在--北京(北京大学、北京鼓楼、清华大学、颐和园、圆明园、)等地都做过现场展示,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轰动效应。近两年他的3D地画《古龙今韵》《杨浦往事》《源》又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展览,2010年5月16日,齐兴华的3D立体地画作品《唐吉可德》经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官方测量认证,以535.3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D立体地画,之后又3次刷新或打破吉尼斯3D绘画世界最大,最长世界纪录。和在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下,3D地画已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,具备了一定的认同度与美誉度,但总体来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,大众对这种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强烈的好奇感,对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。
国内首对3D地画艺术家万氏兄弟
同年南方地区万氏兄弟(国内首对3D地画艺术家)万以琚,万以珩在广东创作出最大的3d地画《天空之城》、《快乐源泉》形式新颖的早期作品,开创了国内3D地画的新篇章。近两年来,万氏兄弟创作了多幅具有时代特色、主题鲜明、表现手法新颖极具视觉冲击极具影响力的3D地画作品,如《阿凡达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黑豹归来》、《重现圆明园》、《云端漫步》、《西塔狂想曲》等50余部作品。作品委托制作机构、收藏机构遍布两岸四地,在中国台湾的台北市创作有《未来城》作品、中国香港创作有《鳄鱼先生》作品、中国澳门创作有《中国山水》作品,这些作品都被当地实力机构收藏,并得到当地的各类媒体高度关注,一时掀起国内3D地画的热潮。